所有護理院的投資人都感覺到了寒冬的冷意,住院人數的持續下滑,出大于入。讓每個老板都心急如焚。于是,各種分析,各種會議,議題都是圍繞著如何提高入住率展開的。長久的賣方市場,讓老板們思想上產生了麻痹的認識。護理院雨后春筍般競相開業,沒有引起投資人足夠的警惕,甚至沒有采取任何的自我保護措施。
上海感恩護理院算是所有護理院的一個奇葩吧。它的入院人數雖然也在下滑,但幅度卻不是很大,但入院的人數在自身造血功能啟動后,卻每個周都有所上升。
未雨綢繆這個詞語用在上海感恩護理院身上那是再恰當不過的了。
提高轉化率,通過網絡了解到的,來參觀的家屬不在少數,但有多少能成為我們的客戶呢?
上海感恩護理院2019年就成立了客服部,并且將前臺納入到了客服部的管轄范圍內。客服部每個周都要對前臺進行培訓,培訓他們接待客戶的話術,培訓他們的外形,言語、禮貌,通過培訓,上海感恩護理院的轉化率超過了70%,并且還在不斷的提高中。
上海感恩護理院在2019年未入院老人引進了營養餐這一新概念,聘請了中華營養學會理事張文清教授,作為駐院營養專家。在這期間,張文清教授根據住院老人進行的營養篩查,開發出了全流飲食、半流飲食、糖尿病人飲食等,并針對個別病人制定了個性化營養方案。這一舉措,在老人中,老人家屬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,好評如潮!
從全流半流開始,悄然間,上海感恩護理院對老人的普食也作出了改革,改變了以前單一的模式,從餐具的選擇上,送餐盒上都作出了改革,并且品種豐富,每個周不允許出現重復,每餐(午餐、晚餐)不得少于六個菜品,這些都作出了硬性規定。
聘請社工進病房!
許多老人進入護理院之初,笑容如春風拂面。換了一種環境,換了一種心情,那真是東風風來滿眼春。
當新鮮感消退后,又換了一種感覺。有些性格內向,不善言語的老人看上去愁苦滿臉。開始想家了,但是和子女卻又無法說。一句詩“幅巾藜杖北城頭,卷地西風滿眼愁”道盡了老人們無窮心酸。
上海感恩護理院的領導們為此動了很多的心思,聘請社工進病房,當初引起了很多非議,什么亂花錢,這個職位根本沒有必要等等。于是帶著試探的性質,院里就聘請了一個社工,她平日里陪老人唱唱歌,看看電影,打打牌,老人們都很開心。